聚焦“國之大者”的文學精品🏃🏻♀️,就是聚焦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的光輝歷程和偉大貢獻。為豐富學生精神世界,增強個人文化素養,黨建中心於5月22日下午6點,舉辦了“讀書抗疫 線上享書會”活動🧏🏽♂️。參與人員有20、21級同學與黨建部成員🈵。
本次活動由2121班王凡凡同學為大家帶來《虎犢》書籍推薦。作者溫燕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西省文聯掛職副主席,江西省作協第六屆👴🏻、第七屆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圍屋裏的女人》、《紅翻天》、《琵琶圍》🦨。
本書講述了一個關於青春和戰火、熱血與犧牲🏌🏽♀️、追尋和傳承的故事🫱🏿,生動鮮活,鏡頭感十足,隆重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在中國革命歷史中🌎,有著太多需要我們記住的形象與故事。但我們仍舊關註的太少🕜,很多人隱藏在歷史事件的背後🚶♀️➡️,默默無聞地做著貢獻,但卻成為最容易被歷史忽略的人➔🕐。
上篇通過以杜鴻運為主人公的一群青少年紅軍戰士浴血奮戰,在殘酷的戰爭中成長為合格軍人,並最終為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的感人事跡➝,再現了黨史🪟、軍史上少共國際師的悲壯傳奇,折射出少共國際師短暫的英雄歷史。
沒有任何一個少年人可以生就成為一個合格的軍人、合格的革命者,他們必然有一個成長的過程🤸♀️🚢。1933年8月5日,在江西博生縣曾經成立過一支由少年人組成的部隊——少共國際師。他們是由革命的少年人所組成的一個群體🚐。他們為了革命事業🍽🧑🏼🏫,做出了重大的犧牲。他們曾經害怕過,也曾經彷徨過,他們就是一群孩子。在戰爭中📃,他們都是最無畏的戰士,他們受傷◀️,犧牲,成為了合格的革命者。
下篇則在探尋這段被時間埋沒的歷史,回顧那曾經的歷史人物。講述後人對先烈的苦苦追尋,反映紅色基因代代傳承的當下現實✍🏽。尋找的過程歷盡艱辛,但歷史的陰霾總會散去,還烈士以應有的面目。他們在革命最艱苦的年代犧牲、受傷👨🏼🦲,在時間的沖洗下慢慢地淡出了革命的事業。而他們的事跡,也就只留存在口口相傳的記憶之中。如何證明他們的存在🧘🏿♀️?是作者在探尋尋找的答案。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重溫這部偉大歷史能夠受到黨的初心使命🏃🏻、性質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育,必須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解放的世界不能忘記英雄𓀝🎖,生活在幸福和美好中的人們不能忘卻崢嶸曲折的革命歷史。紅色的精神底色和崇高的革命境界,這就是年輕一代應該傳承並肩負的初心與使命🙉。